在加速推进的电力市场化交易进程中
储能不再是单纯的技术解决方案
已经越来越成为
参与市场竞争、优化资源分配
创造新型交易价值的强大工具
这一价值跃迁的底层动力源于三个方面:
1、清洁能源逐渐成为主角:随着风、光等波动性电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持续攀升,电网面临日益严峻的功率波动调节与消纳压力,政策层面提出强制配储要求,发电企业在“必须配”的前提下,开始积极探索如何让这些配套储能“更能赚”。
2、电力市场变灵活了:现货市场全面铺开,构建了价格信号引导资源配置的关键机制,电价变得像股票一样波动,而价格波动幅度的倍增,给储能创造了更多套利机会。
3、储能本事变大了也更便宜了:电池技术越来越好,成本下降,储能更实用、更划算,同时国家对储能“全生命周期”安全监管也更加完善,设定了从电池设计与制造、运输与安装,到运维及回收等全链条安全“硬门槛”,这些都共同推动储能走向更加成熟、规范且富有经济性的未来。
目前储能主要靠这几大招在电力市场里活跃
1.峰谷套利
针对工商业和电网侧,当电价便宜时,用多余的电或从网上买便宜电,给储能充电,当电价贵时,让储能把电放出来,送到电网上卖钱。低买高卖,赚取差价。这样一来,发电厂原本卖不掉的廉价电可以存起来,等贵的时候卖,赚得多的同时解决弃风弃光问题;电网高峰期的用电压力也得到缓解,电网运行更平稳。
针对电力现货市场交易,基于对电价、新能源出力、负荷变化等预测,储能在交易市场中,可根据价格信号自主决定何时充放电,获取差值利润。这样一来,储能投资方/交易主体能够通过更主动、精细化的交易策略,实现最大化套利。
2.提供辅助服务
电网有瞬间调节电力平衡需求时会进行招标,发电厂可利用储能“响应快、调节准”的特性,去竞标电网的辅助服务项目(特别是调频),通过实时、精准地调整输出/吸收电网的有功功率,帮助稳定系统频率,电网则按响应速度、调节精度等表现给储能支付“帮忙费”。这样一来,发电厂/独立第三方开辟了一个新的赚钱渠道;电网也找到了理想的“微调小帮手”,提高电网安全性。
3. 容量租赁
储能投资方将储能站的总容量或部分容量,按协议租赁给缺乏灵活性资源的发电厂、售电公司等,为其提供充放电使用支撑,以收取费用。一方面,储能投资方/运营商可获得稳定可预期的租赁收入;另一方面,买方无需自己投资储能,就能获得满足配储要求或自身需求的容量支撑。
尽管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盈利模式很清晰,但在真实的动态交易环境中,想要最大化收益仍面临一些实际挑战:
预判电价的难题:电价波动如同股市涨跌,受天气、突发故障、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。如果对电价走势判断不准,导致未在电价最低点充电,未在电价最高点放电,则会压缩获利空间。
多市场容量分配的复杂博弈:在储能设备运行(SOC、功率限制等)与市场规则(如偏差考核)等多重约束下,将有限容量动态分配给调峰调频、峰谷套利等不同盈利场景,在安全约束下完成“体力”分配的最佳策略方案,以获取最大盈利目标是一大难题。
为解决上述问题,申威睿思带来 电力市场AI解决方案,通过建立各类交易策略数学模型,利用交易策略智能体确定最佳运行策略。
让智能化决策的几大能力武装储能“大脑”,提升其市场竞争力:
预判能力:看清电价走势
通过分析历史电价数据、精准天气预报、实时电网负荷等信息,建立预测模型,提前预判未来几小时至几天的电价波动趋势,为充放电时机提供“导航”。
策略能力:精打细算的管家
基于储能设备物理约束(SOC /功率/寿命等)、市场规则(偏差考核、补偿机制等)以及电价预测、收益目标等综合条件,实时计算调频服务与峰谷套利等不同收益密度,动态分配容量,制定充放电计划,规避考核罚款,满足最大化整体收益。
风控能力:系好安全带
实时监测市场异常波动(如电价突然暴跌),并自动触发保护性策略:提前卖出部分电力锁定收益;暂停高风险操作,为投资收益设置“安全缓冲”。
在电力交易多维协同的能源生态中,储能正成为调节供需平衡的关键支点。而AI技术的深度赋能,使其突破传统充放模式,蜕变为具备全局预判力、动态策略力与多线协同力的智能决策单元。不仅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,更通过电价信号引导源网荷储高效互动,让可再生能源发得出、存得住、用得值。